5G 草坪工厂丨空中无人化草坪种植 全年产量翻百倍
2024年08月09日 | 行业资讯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全球发展报告》指出:到2025年 全球约有8500个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目前机械化生产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在未来逐渐加速,这种趋势也在推动着草坪种植行业的升级转型,从传统的大田种植模式进入工厂化无人化智能培育生产时代。
5G草坪工厂如何实现产量翻倍? 传统利用大田种植草坪模式下,需配备大量的劳动力,进行整地、水肥补给、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由于气候变化因素,一般的草坪种植一年仅可收获2次左右。草坪收割时需要剥离2~3厘的耕作层土壤,对农田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目前多地已宣布禁用农田耕地种植草坪政策。 “研究团队很早就开始草坪工厂化生产的研究了。”刘南清告诉记者,第一代的“集装箱草坪工厂”,投资大、产能低;第二代“生物质预制草坪生产线”,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基质,生产出混合着草种的草坪基质板;第三代可以叫作“建筑构造式草坪工厂”,分层种植,最大的缺陷是需要充足的补光,而补光带成本高,能源消耗大。 2018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草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将现有的植物工厂建造技术,结合团队发明创新的“温光水肥激素”一体化调控技术、物联网智能监控调控技术,以及数据传输处理技术等进行集成创新,作为第四代技术的5G草坪工厂首次研制成功并进行调试改进。 ——金陵晚报 据报道,5G草坪科技馆成功的落地让草坪生产周期由大田的120-180天缩短至30天左右,每年生产草坪可达12次。 目前,馆内占地250㎡的7层就能种植1750㎡,后期延伸至12层则可以种植3000㎡。再加上生产周期缩短、种植架层数增加,相当于几十倍、甚至几百上千倍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实现全程智能化超高产种植。 立体培育:馆内采用W形立体种植架循环培育,种植架像滚轮一样立体循环匀速滚动,为每层植物均匀提供日照。 自动化培育:从草种基质预拌到传输上架、水肥灌溉、土壤监测、循环补光、草坪修剪……苏美仑为其配备了高效智能的自动化设备,通过全智能控制系统来运作,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仅需1~2名管理人员。 5G草坪工厂发展前景怎样?
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需求的增加,草坪绿化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建设、运动场地、景观园林等领域对草坪的需求持续上升,这为 5G 草坪工厂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技术优势明显:5G 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草坪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草种育苗、水肥灌溉、生长补光、修剪采收、土壤监测等多个模块的协调运作,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草坪质量,并且能够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草坪生长的各项参数,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定制化服务:5G 草坪工厂具有较高的定制性,能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定制种植品种、草坪密度等,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冷季型草坪到暖季型草坪,从观赏型草坪到功能型草坪,提供更具广泛适用性的产品。 行业竞争推动:在草坪种植技术成为行业竞争重要因素的背景下,5G 草坪工厂的出现有助于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提高草种植效率并降低成本。不断创新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我国人口众多 农业耕地资源有限,同时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对草业种植有巨大影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草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也在推动着草坪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